统计数据说明,由于我国电网供电质量不稳定,经常出现断电、电压突变、尖峰、浪涌和频率漂移等故障干扰因素。因此,直接由电网供电的负载,其故障的45﹪以上是由供电电源问题引起的。 

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,所有UPS电源故障的80﹪是由蓄电池失效或维护不当引起的。UPS蓄电池维护不当其主要原因在于: 

1、蓄电池检测技术落后,忽视了新技术的应用,未采用有效先进的实时在线检测手段,UPS蓄电池已成为系统设备供电安全的死角。 

目前,UPS电源采用的是蓄电池组端电压巡检,由于蓄电池大多处于浮充状态,这时以端电压来判断蓄电池组状态是不准确的。 

2、蓄电池“免维护”的说法,使安全管理意识降低到点,也忽视了日常维护和管理。UPS蓄电池的特性是充放电特性,定期的核容性放电是基本的维护措施,但是现场往往忽略了。 

即使是对UPS蓄电池采取了季度定期检查和维护,大多数采用UPS带载放电,但是根本无法了解蓄电池的状态特性,大部分时间蓄电池组仍然处于无人值守无人检查状态。对于效果或效益不明显的安全措施的重视不足,存在侥幸心理,忽视基础“防火墙”的建设。 

3、电网供电质量、电池质量、应用环境温度等因素,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,都使得UPS蓄电池处于应急状态。 

国内电网供电质量一直没有严格的行业标准,电网污染和干扰普遍比较

严重,电压浪涌、谐波、频率漂移等,随时考验负载的供电稳定性。环境温度是影响UPS蓄电池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,UPS蓄电池环境温度是在20-25℃之间。虽然温度的升高对电池放电能力有所提高,但付出的代价却是电池的寿命大大缩短。据试验测定,环境温度一旦超过25℃,每升高10℃,电池的寿命就要缩短一半。 

UPS蓄电池应用场所复杂多样,各个应用现场因情况不同无法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。因此,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,疏于日常监测和维护的UPS蓄电池组,目前大多数UPS蓄电池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。 

  

UPS蓄电池组监测与维护的必要性 

    UPS蓄电池之所以存在前面描述的安全隐患,其主要问题在于:由于没有应用先进、有效的检测技术,没有容量和状态特性显示,无法具体知道蓄电池能够持续工作多久,蓄电池何时会突然失效。 

    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,重要的特性就是其充电放电特性,而这一特性的下降和损失我们称之为失效模式,UPS蓄电池的失效模式具有如下特点: 

1、物理化学模式失效 

包括电池化学反应失水、极板群腐蚀与硫化、活性物质脱落和热失控(包括环境的温度和工作状态的温度),这些都会造成蓄电池恶化及容量下降。 

2、蓄电池组容量下降曲线 

(1)成组蓄电池充放电的短板效应:当某个蓄电池容量下降时,由于成组蓄电池充放电程序控制方式,会以容量的蓄电池作为基准进行充放电的结束,这样其他容量的电池会出现欠充和欠放,这样多次重复就会导致

这些蓄电池容量的急剧下降。 

(2)蓄电池容量的非线性下降:当蓄电池容量开始下降时不是直线型的,当其容量下降到90﹪以下时(上面的10﹪耐用),蓄电池会呈现容量加速下降的特性。 

3、蓄电池的应用环境 

(1)电网供电质量的不稳定性:电涌、瞬间高压或瞬间低压、线路噪音、频率漂移等“电源污染”,经常不断地给UPS蓄电池造成巨大冲击和压力。 

(2)充放电不当:充电机纹波系数指标不达标,没有充放电检测引起的过放、欠充等。 

(3)蓄电池设计和品质局限性:首先,蓄电池的寿命是厂商在理想环境下给出的预测,在实际中要少于理论值;其次,蓄电池的故障率统计为3﹪。由于品质管理等因素,蓄电池一般在使用3年后就会出现容量不同程度的下降,例如:电池壳变形、电解液渗漏和容量不足等,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。 

鉴于蓄电池的以上特性,无论电池的新旧,无论是否采取季度性定期充放电措施,我们都有必要随时知道蓄电池的容量和工作状态,都需要对其状态特性进行实时监测,以保证随时了解其容量特性。      

目前UPS蓄电池运行存在的安全问题,以及UPS蓄电池缺乏监测手段、蓄电池的失效模式和实际管理的粗放,使得UPS蓄电池始终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。而检测技术的进步,使UPS蓄电池组监测与维护管理成为现实。因此,UPS蓄电池实现在线监测和维护管理是十分必要的。